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也能体现读者的思考深度,在读后感里穿插个人经历,会让你的文字更具独特性和说服力,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山神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山神读后感篇1
在《水浒传》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有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个性,他们不仅英勇机智,而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济贫扶危的义举中,他们如同一面靓丽的镜子照出了高尚的品格和纯朴的个性。
林冲,一个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自己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富裕的生活,崇高的地位,还有一位美貌才气的妻子,这本是个让人羡慕的古代生活,却因为高俅陷害刺配沧州,谁知高俅一伙人仍不放过他,继续派陆虞候陷害谋杀林冲,林冲得知后只好杀死陆虞候三人,尽管林冲的手段残忍,但是却是因为官的逼迫,让一个原本生活富裕,不该到梁山的人出现在梁山。
在施耐庵的笔下,我看到的林冲是位为人解忧排难,在被高俅害的家破人亡的时候忍辱求安,不思反抗,在自己亲耳听到陆虞候三人的对话后才英勇果敢,愤而抗争。这些性格在书中的一些细节中便可看到体会。
在林冲从李小二中得知陆虞候要谋害自己时,便要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这个细节表现出他是个到不离手、细心谨慎、刚强正直的人。但是过了三五天,寻不到陆虞候,林冲他也自心慢下,这里表现出他也有随遇而安、委屈求安的软弱思想。在去买酒出门的一系列动作中,看出他是个谨小慎微、唯恐出事的人。
林冲亲耳听到陆虞候一伙人实是谋害自己时,“泼贼哪里去!”“泼贼!我自和你无什么怨仇,你如何这等害我!”这些语言表明林冲终于愤起反抗,杀害陆虞候三人,最终走向梁山。
还有林冲在朱贵小店中写的诗,显示了他丢掉随遇而安的幻想,奋起反抗的精神,有一种悲壮的气氛。林冲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勇无畏的造反英雄!
小山神读后感篇2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读完这篇文章我想送给林冲的一句话。他是个多么能够忍耐的人呀。面对高俅的陷害,面对自己的冤屈,面对自己的爱人被人欺辱,他把仇恨压在了心底,压在了自己的身份下。如果不是草料场的大火,如果不是陆谦等人的不断加害,我真的不敢想象像林冲这样的人会忍耐到什么时候。
我不能说林冲不是英雄,因为他武艺高强,深懂礼节,对人谦和,安分善良,这样一个有大将作风,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人,不得不成为所谓的英雄。但在我心中,他只能算是半个英雄,面对自己的上司,他没有了坚持真理的勇气,面对自己的家人受到欺辱,他的拳头因为那是高衙内而放了下来,平时的豪气瞬间消失于内心的忍,他失去的不是尊严,更重要的是一个男人身上的血性,男人若失去了血性,将会变得虚无缥缈。他面对自己的冤屈,却不思反抗,忍辱求安。在这个世界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该出手时就要出手。这一点我最佩服鲁智深,他是有豪气的真正好汉。我记得《水浒传》的好汉歌有一句是“路见不平一声吼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呀”,在这个社会上,就应该多一些想鲁智深一样有打抱不平的气魄。而不应该被思想包袱压着,煎熬度日。只有每个人都具有正义,具有侠气,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安定,你说,对吧?
小山神读后感篇3
因为高俅的干儿子想娶林冲的妻子,但被林冲逮着,被林冲痛打一顿,他三个月不能起床。高俅很生气,决定要害死林冲。
他将林冲发配到沧州让董超和薛霸在路上杀死林冲,没想到被鲁智深跟踪,计谋没有得逞。为了让林冲置于死地,让林冲去看草料场,想让人烧死林冲或嫁祸给他。
那一天大雪纷飞,非常寒冷。林冲为了防寒下山买酒。回来的时候他住的茅屋被雪压塌了,然后他找了一个山神庙在里面休息。午夜时分,林冲听见噼里啪啦爆响,扒着门缝往外一看草料场附近着起了大火,林冲正要去救火听见外面有人在说:“林冲这回死定了!高衙内的病也该好了。”林冲听完,大怒一脚踹开门,跳了出去。取出花枪将富安和差拨挑死,后又用尖刀将陆谦的心挖了出来。
林冲因杀了这三人,林冲被官府缉拿,只好上了梁山,做了第四把交椅。
读了这一篇我感到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做人要有原则,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一定要反击。
小山神读后感篇4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在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似乎也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水浒传》时,依稀会看到提着朴刀的梁山好汉正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杀富济贫,与官府抗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梁山好汉——林冲,一睹豹子头林冲的英雄本色。林冲是《水浒传》众多英雄中一个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艺术形象。
他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本着安分守己,恪尽职守的信念,在教头这个小小官职上默默奉献着。不料被高俅等人陷害,误入白虎堂,遭受刺配沧州的厄运。他逆来顺从,毫无反抗地接受了这原本不实的罪名。他幻想着安度刑期后,能与妻子团聚,再次欢度安逸的生活。
可是,自古以来,奸臣害人哪儿肯放你一条生路,让你安享余生呢?就在野猪林阴谋破败后,高俅又派遣陆谦密谋来到沧州,买通管营、差拔,妄图实施“火烧草料场”之毒计,彻底结束林冲的性命。林冲逆来顺受以便安享温馨的情怀彻底崩溃了。他不再是那个京城里八十万禁军林教头了,他变了,变成了一只凶猛的“豹子”——一只长期受官府迫害终于暴怒了的“豹子”,在被逼无奈之下露出了他凶猛刚烈的`本性:他挥舞着长枪,深深地刺进了仇人的心窝。他抛弃了安守本分,抛弃了逆来顺从,也抛弃了他幻想的渴求安逸生活的愿望。就在那场大火的映照下,他手提长枪,披着满天的雪花,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沧州,走出了黑暗,走上了梁山……
小山神读后感篇5
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也许有人会说,林冲怎么可能是平民英雄呢?人家分明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好不好?八十万禁军教头很牛吗?官很大吗?实际上大谬不然。禁军是宋代正规军,禁军教头是宋代军中教授武艺的人员。所谓八十万听起来很气派,实际上这只是宋代初期的数字,到了林冲的时代,早没这么多了。那时候有多少教头呢?5700多名!也就是说林冲不过是5700分之一,他这个教头之上是都教头、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从八品下。古代官品每品分正从两级,四品以下的官,每级又分上下两阶,他是从八品下。县令正七品上,这一比较,搁今天的话讲是连排级干部。复员回来,在单位里也就是一个一般的办事人员。所以说,林冲其实也就一个普通公职人员,没有机会受贿的那种。说他是平民,也不算太牵强。当然,我说他是平民英雄,根本就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是因为他的个性。
尽管有一身好武艺,林冲却是一个安于平凡的人。他不想升官发财,也无建功立业之志,他只想守着自己的妻子和家人过一份平凡人的生活。他曾经为此志得意满,因为他的确有了一份平凡人自满自足的生活:他有工资,不愁生活________,他不是奢侈享乐的人;他有美丽的妻子,他不是一个花心的男人;他有朋友,可以交流武艺……如果日子就这么正常地过下去,他就是我们中的一个。
然而,平地起风波,妻子的.美貌成为一种原罪,毁灭了他的这份正常人生。他被身为全军总参谋长的高俅陷害,旦夕之间成为囚犯!不独如此,还多次身陷死地,若非有人相救或一些巧合,恐怕死也死得很窝囊吧!在这样生活破碎,人生被毁的情况下,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是怎么想的呢?他虽然明知是受了陷害,但他却不曾有过丝毫反抗的念头,他只当是自己命犯小人有此一劫,硬生生地忍受下来,很快适应了自己的囚犯角色,只想着把刑期服完了,回到家里,与妻儿老小团圆,再重新开始生活。
林冲身上真的没有一点所谓英雄气质。他想着的始终是老婆家庭,而非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什么的,他虽然经常救济弱小,结交江湖朋友,但他也从不以为此乃义行,更不当自己是义人。他是真的没有这份所谓侠义之人的自觉。他渴望永远都能拥有一份安静的生活。他对现存社会秩序没有不敬想法,高俅陷害他,他也没有把高俅放大成整个体制,而后全面否定;他被判刑,他老老实实服罪,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囚徒身份,他认同的仍然是这个把他冤枉成罪犯的社会。他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的一身武艺可以改变所有这一切不公平的结局。
我们每个普通人,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能默默承受忍耐,林冲亦如我们。我们怎么想怎么做,他也是怎么想怎么做,这就是我认为他是平民英雄的原因。而林冲之所以能成为平民英雄,就在于,忍到最后,我们是忍死了或忍成了奴才,而林冲在最后,终于走上了反抗之路。我们和林冲的生活何其相似乃尔,除了最后的结果。所以,我说,林冲就在我们心中,因为我们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也是想反抗的,但我们或许不缺林冲最后暴发的勇气,却缺了他最后暴发时的能力。林冲只比我们多一样——武艺,我们渴望成为他一样的人。
小山神读后感篇6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划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
第十回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在难中忽然间遇见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待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相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虽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口”。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