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前最好再快速回顾一遍作品,确保自己的感悟没有偏离,通过反思与总结,读后感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思考的习惯,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学》读后感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科学》读后感篇1
?我爱科学》这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彩色插图,以及科学的图解文字极大地吸引了读者们的眼球,读者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现象,可以让我们在轻松地阅读中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然而在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关于人体奥秘的这部分内容,通过阅读发现人真是个很奇妙的物种,我们人体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组成它的零件部非常神奇,这些“零件通过天衣无缝的配合使我们的身体感受到了大千世界的精彩。”对于现在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来说,近视无疑是最大的问题,我们都饱受近视之苦。
就单单对于我们班来说,一个班的人就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没有带眼镜,这会成为即将升入高三面临专业选择的我们带来困扰。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器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果我们不注意正确的用眼习惯,就会给我们的眼镜带来负担,同时,营养不良也会造成近视眼。本书中讲述了眼睛的重要性,预防近视最重要的是保护眼镜,不仅要注意眼睛的正确使用,还要注意防止眼外伤,营养均衡对眼睛也同样重要。为了保护视力,平时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蛋糕…或是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豆芽、橘子…对保护视力有一定作用。
《科学》读后感篇2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哦!
《科学》读后感篇3
?受苦受难的科学家》是《可怕的科学》丛书之“经典科学”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从古希腊的科学先驱到现代科学天才,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大事到科学家不为人知的失败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一部翔实的科学史话。
这本书从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开始,其中有一小节专门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发明和科学家。比如风筝、手推车、瓷器、养蚕来制造丝绸,以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等等,我还知道了早在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就开始钻探天然气。
书中重点讲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故事。
让我们来回顾进入了荣誉殿堂的古今科学家们:
古代科学家:古希腊的泰勒斯,通过磨擦一块琥珀发现一种神奇的力,能吸引小东西,这种力现在被人们称作静电;亚里斯多德写了大量有关自然和自然力的书,在生物学上有着重大的贡献。
天文学家:欧玛尔,波斯古国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跟踪100多颗星星的运动,计算出一年的长度有365.2424天;波兰科学家哥白尼通过观察得出了地球绕着太阳转的结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物理和天文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德国科学家卡罗琳发现了7颗彗星并列出了所有主要的恒星;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了宇宙爆炸学说,改变了科学家看待宇宙的方式。
化学家:爱尔兰化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关于化学物质即元素、原子,化合物的理论;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发现了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瑞典化学家卡尔·舍勒发现了氯气、钡、锰、钼、氮气五种元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可以以气体、液体、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生物学家:荷兰生物学家玛利亚致力于研究昆虫,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法国生物学肖巴斯德是研究细菌的第一人;英国生物学达尔文提出了物种进化学说;奥地利生物学格里高利·孟德尔发现了基因和遗传学;英国人富兰克林·罗莎琳德是最早研究dna的女科学家。
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日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并提出了万有引力理论;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了“苯”,并在电学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苏格兰科学家麦克思韦推导出了著名的麦克思韦方程式,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发明了广播和电视;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学说。
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一些物理、天文、化学及生物学的知识,也认识到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十分艰苦的,要有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还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危险、穷困和寂寞;要进行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耐心观察,用复杂的数据和公式证明自己的发现,还要进行没完没了的实验,甚至为科学研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如古埃及女天文学家希帕蒂亚被残忍地剁成碎片,布鲁诺被活活地烧死,居里夫人不得不在工棚里工作了四年,患了白血病而死,拉瓦锡被砍头,费舍尔不得不忍受强烈的臭味,罗伯特·本生研究有毒的砷时,一只眼睛瞎了,几乎丧命……这一切都说明:没有献身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这本书也介绍了发生在科学家身上的一些错误,比如,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阻碍了科学近2000年的发展;伟大的牛顿也曾经迷恋于无用的炼金术;最聪明的爱因斯坦也没有意识到宇宙的膨胀……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对待科学要有怀疑一切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不轻信权威,敢于创新。
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科学是可怕的,但为了成为科学家受苦是值得的。执着、勤奋、毅力和坚持是走向成功的基石,这是我看完这本书后的最大收获。
《科学》读后感篇4
一个双休日,我来到书城买书。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有许多我特别喜欢的,于是,我就选了几本书,找了个地方看。我选了一本《珍惜资源,崇尚科学》翻着看了看,觉得挺好看,就买回家了。
我捧着书,趴在床上看,书里讲了怎么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和我国浪费的情况,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节约,节约是多么的重要。我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就看完了。我发现我们家的节约情况不错,房间、大厅、卫生间、厨房都用节能灯,既明亮又节电,全家人都喜欢。但是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还不足,比如说:大厅的灯虽然是节能的,但一盏大灯里有八盏灯,这样开一盏灯等于开八盏灯,浪费了很多电。我建议不要用这么多多余的电灯,只要光线够亮就行了。还有:有时候,全家人都出门了,可家里卫生间的灯孤零零地亮着,有人开灯忘记关了,只要有急事,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样就白白浪费了许多资源。想要解决这样的事也不难,在开关旁粘一个小标语,提醒人们用完电灯后记得关灯,看到标语后自然会把没关的灯熄灭。
我们自己懂得节约是好事,但在整个社会上,还有很多浪费的行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65%,但他们却不砍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达18.21%,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费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一次性筷子虽然方便,但也浪费了实在太多资源,所以到餐馆吃饭最好自己带餐具,尽量不要用一次性工具。比如说:一次性饭盒虽然方便,但会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如果用自己的.铁碗,既牢固又可以循环用。外国的节约情况比较好:英国伦敦世纪圆顶用雨水冲厕所。世纪圆顶示范工程建筑物把每天回收的500立方米水用来冲厕所,其中100立方米是从屋顶收集的雨水。美国实行强制“就地滞洪蓄水”。在芝加哥市兴建了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其他很多城市还建立了屋顶蓄水和地表回灌系统。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需要的能源也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节约能源,尽量为祖国节约能源,让科技发展得更快吧!
《科学》读后感篇5
前几天,我阅读了《我们爱科学》期刊,征文投稿作文。这书真是包罗万象,引人入迷。其中,有一些益智类的题目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益智题目:“到底损失多少钱”
原题是:一个人来到商店,要买一件商品。商品的进价是18元,标价是21元。那个人掏出100元的钞票要买这件商品,可店主手头没零钱,只好拿着100元大钞到邻居家换零钱,回来找给这个人79元。却没想到,邻居后来发现那张100元钞票是假钞,告诉了店主。店主只好还给邻居100元真钞。问题是:店主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我的答案是97元,妈妈的答案是197元,爸爸认同我的答案,可是妈妈坚持自己的观点,小学五年级作文《征文投稿作文》。没办法,只好上网查标准答案。结果网上的答案竟然五花八门。无奈,只能来一次情景演练。爸爸当店主,拥有100元真币(后来还给邻居的那张)和进价为18元的商品;妈妈当邻居,拥有100元零钱;我当顾客,拥有100元假钞。买卖开始了,我把100元假币给爸爸,爸爸拿着跟妈妈换了100元零钱,然后给了我79元和商品。妈妈将100元假币还给了爸爸,取回了100元真币。现在,爸爸手里只剩下了21元零钱和100元假币,而他最初有100元真币和进价为18元的商品。所以,公式是:100 18-21=97元。
妈妈为什么算错了呢?原来,她的算法是给顾客的79元 给顾客的商品18元 给邻居的100元=197元。其实,给邻居的100元不能算上,因为当初跟邻居换零钱时,拿100元假币换了100元真币,其实等于没出钱,所以公式里不能加上100元。
通过思考,我们还发现其实算法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真是“科学真奇妙,去伪又存真”!
《科学》读后感篇6
暑假里,我做了几个有趣的实验,而这要归功于我家的《可怕的科学》之《实验惊魂》。
这本书里收录了不少科学知识,每一个实验都会以一段小漫画为开头,然后是实验过程,最后还会揭示实验背后的科学。
在书本的指引下,我独立完成了几个小实验。
第一个实验,我把朋友的眼睛用蒙眼罩蒙上,让他捏住自己的.鼻子,接下来,我依次将土豆,苹果,黑醋栗酱和橙子酱给他吃,他怎么也分不清苹果和土豆,黑醋栗酱和橙子酱。然后,我倒了一小杯醋让他喝下,这回,他一下子就知道这是什么。
第二个实验,是“电影书”。我从同学那借了几本,反复翻看,并学着自己制作“电影书”。
从上述两个实验里,我明白了:嗅觉比味道更加敏感,唾液可以将部分食物分解成化学物质,并被嗅觉捕获,大脑会把许多独立的画面整理成动态画面。
这本书的后面还附了试题,用于检验我们的知识学得牢不牢固,这是对我们的小考验,但非常棒。这本书还附了三个最惊魂实验,这三个实验,也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好的科学阅读是活色生香,形神兼备,有血有肉的,而《可怕的科学》丛书拥有以上所有特点,不仅不可怕,还很可爱。
给我们美好的科学阅读吧,我们会用科学创造整个世界!这就是《可怕的科学》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你有空也多看看这一本书。
《科学》读后感篇7
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千姿百态的植物》……我最喜欢的的书是《科学家的故事》。书中介绍了爱迪生、达尔文、高斯、居里夫人、哥白尼、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他们热爱科学,谦虚谨慎,刻苦钻研,不怕困难;他们在科学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人类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使我感动的就是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可大啦!他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
爱迪生从小家里很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多岁,他就开始卖报谋生。他很爱科学,常常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科学书报和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他实验用的瓶瓶罐罐也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为了试制电灯用的灯丝,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累了就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在爱迪生一生发明的东西当中,除了电灯,最费心血的要算是蓄电池了。他花费了十年,经过了几万次的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无数次的失败,连他的助手都忍受不住了。有的朋友劝他不要再做实验了,而爱迪生却坚持继续试验。经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攻破了千千万万个难关,爱迪生终于发明了经久耐久的蓄电池。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是他一生奋斗的经验总结。比较起来,我平时做得真是太差了。平时自己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打起了退堂鼓,缺乏吃苦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爱迪生小时候条件那么艰苦,而他却能克服困难,顽强奋斗,最后取得成功。而我们现在学习和生活条件都这么好,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我要好好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那热爱科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勇气。用这种精神时时激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科学》读后感篇8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书店。我无意中发现了《老师也偷偷看的课外书》我看名字很搞笑,封面上还写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字样,“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不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吗?还有一些没懂的问题,这上面都有吗?”随着我的钻研精神的出现,我马上进书中“游泳”了。
你知道我们的“智慧”“住”大脑的哪个地方吗?正确答案是智慧遍布全身!因为脑部皮层运动区的不同区域控制身体肌肉,体感皮层掌管触觉和温度,而记忆、思考两种智慧的表现却分散在大脑世界的各个角落,大脑里的所有区域都是思考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且连肠子里的神经元也是思考事情的好帮手呢!
我们人会不会哪天忘记呼吸呢?如果把人比作一家飞机的话,那么就会有一个“gps导航仪”来自动呼吸,这个“gps导航仪”就是我们的大脑,只要你的鼻子没被堵塞,大脑也正常的话,除非你有意屏住呼吸不然是永远不会不呼吸的,控制“gps导航仪”的`是通过延髓的反射行为三部曲给大脑下达呼吸命令的。我们一直说的温室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地球的大气层能让阳光照射到地面上,但却无法释放出地面受热产生的热量,这些热量在大气层内逐渐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这其中的原理跟玻璃温室很相似,玻璃在让光线照射到室内的同时,又会阻止热量向外散发,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寒冷的国家种植只能在温暖地区生长的植物。“温室效应”即由此得名。这本书对我太有益了,我的一些古怪问题都被解决了。它让我明白更多知识,所以我向大家推荐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