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的教案框架,赋予学生问题解决者的角色体验,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小组合作的活动设计,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绳手工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绳手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做糖葫芦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葫芦)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糖葫芦就做好了。(目标1)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目标
2)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活动延伸:
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绳手工教案篇2
【活动设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手工活动比较感兴趣,他们又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的关爱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我设计《小鸟回家》这节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撕纸、粘贴,培养幼儿的手工技能。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块,用胶棒(或浆糊)粘贴的技能。
2、萌发幼儿关爱环境的情感。
3、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绿、黄、橙各色的蜡光纸,乳胶、小筐、抹布等。
2、课件、小鸟图片、画有大树树干图2张。
【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撕纸块。难点是撕纸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鸟怎么了?”(找不到家了)
“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鸟造一个家呢”“(想)
“今天请小朋友们,用撕成的纸块来为小鸟造一个的家,好不好?”(好)
2、教师示范撕纸的方法。(提醒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撕纸块的方法。
(2)将撕成的纸块,在纸的背面涂上乳胶粘贴在大树上。
3、教师出示已画好的树干图,请幼儿为小鸟做一个美丽的家。
4、幼儿自由撕纸、粘贴树叶,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要将树叶粘贴在轮廓内。(活动时伴有轻音乐)
5、出示“小鸟”,请小朋友将“小鸟”送回家。
6、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幼儿将垃圾捡起来送入垃圾筐。
7、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我是一只小小鸟》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手工区教师带领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树叶。
绳手工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的日期,通过学习端午节儿歌,知道什么是端午节。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从听故事看视频中感受端午节的意义。
3、幼儿和老师还只有伙伴一起玩玩端午节相关游戏、尝尝端午节粽子,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粽子
2、艾蒿等实物
3、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五月五》,让幼儿感受到端午节是一个喜庆、热闹、愉快的节日。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
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
咸鸭蛋,喷喷香,龙舟下水喜洋洋。
2、教师为幼儿设置区角游戏环节: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教师配合图片和动画给幼儿讲解介绍有关端午节的习俗。
(1)挂艾叶: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2)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3)吃粽子: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4)佩香包: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5)五彩绳:花绳既是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在《续汉书》、《后汉书》中,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
3、教师出示端午节吃的粽子,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分发粽子、幼儿吃粽子感受端午节的快乐。
(1)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2)教师拨开粽子让幼儿了解粽子的组成并让幼儿认识粽叶。
(3)教师将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幼儿园的端午活动内容。
绳手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并初步尝试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的成功。
2、用肢体动作、表情等表现出当小学生的愉快情绪,向往当个小学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初步会唱歌曲、参观过小学,并了解小学生上课情况。
教具准备:小书包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卡农游戏《快上一年级》
二、复习歌曲《像个小学生》
引:你们背上书包的样子真神气!真像个小学生,还记得这首歌吗?我们一起来唱唱吧,看看谁最像个神气的小学生。
1、幼儿演唱歌曲。
重点指导:
(1)把每一句歌词唱清楚。
(2)用骄傲、自豪的'情绪演唱。
2、幼儿再次演唱歌曲,尝试加入肢体动作。
幼儿背上小书包,边唱边做小学生的样子。
三、学习轮唱。
引:你们个个都是很棒的小学生!现在我们要坐车去参观小学喽,人太多了,一辆车坐不下,我们分成两辆车好吗?
1、 师生配合轮唱。
(1)请几名幼儿先唱歌,老师后唱。
提问:谁坐车先去了?老师的车是什么时候开的?什么时候两辆车一起开?
:小朋友坐了早班车,先唱,老师坐晚班车,从“小手放放”这里开始唱。“来来来来来……”开始大家一起唱。先去的朋友记得等一等。
(2)全体幼儿先唱,老师后唱。
重点指导:晚班车接的位置,早班车要在“像个小学生”这里等一等。
(3)师生配合(交换角色)
教师先唱,请一名幼儿后唱。
2、同伴配合。
请这名幼儿当小指挥,带领全体幼儿坐晚班车。
重点指导:同上,并注意看指挥的手势。
3、分组表演
绳手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剪弧线、齿轮线和楼空剪的方法来表现侧脸人物的头部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空间创造思维,感知剪纸活动的特点。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剪刀、铅笔和长方形的卡纸,侧面人物头部剪影欣赏范例4-5个,展示板三块等。
活动过程:
一、学习用剪弧线的方法剪出脸部的侧面轮廓。
1、区分长方形的长边、短边,知道要在长边上剪。
老师带来一张什么形状的纸?它有几条边?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示范侧脸轮廓的剪法。
师:老师要用剪刀在长方形的长边上来变魔术,眼睛仔细看好我是怎样变得。(教师用剪刀在长边上用剪弧线的方法剪出三座上,提问:
变出了什么?(三座山)你觉得这三座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三座山连起来完整的看你觉得像什么?(一个人的'脸,而且是侧面)每座山分别是脸上的那一部分?
第一座山是下巴,第二座山比较尖是鼻子,最上面的山是额头。
3、用楼空剪的方法剪出眼睛和嘴巴。
如果这就是一张侧脸,那还应该有什么?(眼睛、嘴巴)眼睛在什么位置?嘴巴呢?
提醒幼儿眼睛和嘴巴的位置。(眼睛在鼻子和额头两座小山,嘴巴可以在下巴上剪)怎样剪出镂空的眼睛呢?
请幼儿来尝试,然后在这基础上教师总结示范:可以对折后剪去以一部分,镂空剪的方法。
二、利用白纸幼儿尝试剪出侧脸的轮廓。
引导幼儿以念儿歌的形式来剪:走过一段马路,遇到第一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二座山,上山下山,遇到第三座山。
教师根据幼儿个别情况进行指导帮助,提醒孩子三座山要适当空开一些,
三、欣赏侧脸剪影的范例,进一步丰富头发的多种造型。
出示多幅侧脸剪影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发现:
1、这些侧脸剪影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有头发,耳朵,耳环等)
2、说说都有哪些发型?它们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是男生还是女生?
先请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楼空剪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发型。
3、教师当场示范一个发型,提醒孩子一定要剪去一部分才能将轮廓清楚的表现出来。
4、请幼儿也来尝试一下。
三、提出活动要求。
1、按步骤来尝试,自己设计一个侧脸形象,通过改变发型来创造出多种不同的侧脸形象。
2、操作过程注意用剪安全。
3、剪下的纸削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乱丢,注意卫生。
四、幼儿动手操作。
1、提醒孩子要用镂空剪的方法来进行
2、也可以把刚才那张白的完成后,再换彩纸。
五、展示作品欣赏。
1、请幼儿自己介绍作品,说说这个人物是谁?
2、教师要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绳手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小船,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泡沫盒盖、长竹签、长短不同的橡筋、大水盆等。
活动过程
看一看橡筋小船。
在泡沫快餐盒盖一端的中间剪出一个小矩形,套上一根橡筋,在橡筋中夹一片小木片,旋转小木片后放入水中,小船就会前进了。 解决的问题:怎样制作一只双桨小船?
幼儿讨论。
(1)在小船的两侧安上两个木桨。
(2)在小船的前后都安上桨。
(3)在小船的前面安上两个小桨。 我来做双桨小船。
(1)将两根长竹签插入快餐盒盖前后两端,在竹签的'两端各套上一根橡筋圈,在橡筋圈中夹上木片,双桨小船就做好了。
(2)用四根竹签交叉插进快餐盒盖呈菱形状,在两个分叉口的外侧分别套上橡筋圈,再在橡筋圈中插上木片。 画一画我设计的方案。 说一说我的体验。
(1)小船前后有两个桨,跑得真快。
(2)我的小船偏航,可能是两边橡筋圈转的圈数不一样造成的。
(3)我做的小船能向前行驶,但不是很快。修改调整我的小船,使我的小船行驶得更快。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绳手工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螃蟹的基础上,学习用折、编的方法制作螃蟹。
2、激发幼儿对做做玩玩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纸条、彩纸、胶水、纸盒、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
身披盔甲,横行天下。
二、利用课件、观察螃蟹的外行特征。
1、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2、螃蟹有几条腿?
3、螃蟹头上两个大大的象剪刀一样的是什么?(螯)
三、学习制作螃蟹
小朋友,你们想来做螃蟹吗?老师做了一个螃蟹,你们看。
(一)出示范例,提问:
老师做的这个螃蟹用了哪些材料?
你们猜猜我是怎么做的?
(二)教师示范讲解
1、我用纸盒做了螃蟹的'身体,用长条纸通过折然后用胶水贴做了螃蟹脚
2、螯是用纸编织的。你们想学吗?
重点讲解编纸的方法。
3、提示注意卫生。
(三)幼儿操作
1、介绍材料
2、在制作的时候想好先做脚还是先做螯。
3、使用双面胶,撕下的纸放入指定地方。
4、注意地面的整洁,及时把废纸捡起来。
5、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现交流
1、给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螃蟹,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你的螃蟹会爬到哪里去。
绳手工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剪、贴等方法制作企鹅天气预报站。
2、让幼儿正确使用剪刀的技能。
3、培养幼儿耐心做事的习惯,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用书纸工第27页。
2、幼儿人手一把剪刀。
3、范例一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平时我们每天都会记录天气,那你们是怎么记录天气的呢?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企鹅天气预报站: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不一样的记录天气的东西,请你们看看用什么做的?是什么样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企鹅天气预报站的制作方法。
1、今天老师就来教小朋友们来做这个好玩的企鹅天气预报站吧。(请幼儿观察图示)
2、你们觉得最难做地方在哪里?
3、教师示范讲解企鹅天气预报站的.制作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企鹅天气预报站是怎样制作的吗?
(2)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①先外轮廓线把企鹅图剪下来,按虚线折叠,粘贴成立体状。
②剪下圆盘和天气标志,将天气标记贴在圆盘上。
③将圆盘放在企鹅肚子的相应位置上,剪下指针,用图钉把指针固定在预报盘中黑点处,反面用橡皮泥胶住针头。
④把全部弄好了就做好了。
三、分发材料,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讲评,展示作品。
1、请幼儿都把自己制作的企鹅天气预报站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儿一起看看,谁的企鹅天气预报站最漂亮。
2、用具,结束活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