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语言教案7篇

时间:2025-11-16 作者:Surplus

一份高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成效,写教案时,老师们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测量性,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石头语言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石头语言教案7篇

石头语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仿编句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并用完整的语句表达绘画的内容。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小石头、森林背景图、小鸡、小猫图片、

句式“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x只脚要用来”

白板、绘画纸、绘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入活动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在走来走去,一块小石头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

提问:

1、小石头羡慕什么呢?

2、小石头想长脚,它会用什么办法?(引出借脚)

二、模仿句式

师:小鸡走来了,小石头会对小鸡说什么呢?小鸡是怎样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2只脚要用来走路”

2、仿编:“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4只脚要用来跑步”

3、小结:小石头向小动物们借脚,小动物都没有把脚借给它,为什么?

(小动物们的脚都有自己的用途)

三、创编故事

1、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帮助小石头?会带小石头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请幼儿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带领小石头游玩的地方。(要求:简单的,能看懂的)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说:“我去,小石头也跟着我去”

四、延伸

1、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帮助过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给故事起名字,结束活动

石头语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项链

活动过程

产生悬念教师手拿石头。有一块小石头,很想跟别人一样可以走来走去,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没有脚,怎么办呢?你们谁能帮帮他吗?

幼儿群讲办法。

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倾听故事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群讲: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

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远远地,蜈蚣爬过来。

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哟,多漂亮的小石头到结束)

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

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想像活动

说说小石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活动反思

?想长脚的石头》是一个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语言简单、语句多次重复,三次借脚均只有小石头单方面的语句xx你把脚借我用一用好吗?而对方没有语言回答只是摇摇头,不肯借脚来回应。显得无趣,无法满足孩子好模仿的愿望。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语言、词汇、句式。于是我在三个小动物对话处添加了回应对话不行、不行我也要用的。如此添加后使得句子更加的完整性。活动中更增添来了幼儿扮演角色乐趣。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

石头语言教案篇3

活动意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所以要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和同伴交流。石头是一种容易获取的教学资源,在倾听故事中,幼儿认识了石头的自然属性,也感受到了石头的人格化特征,让幼儿在故事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目标:

1.、体验小石头心情的前后变化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认识小鸡、小猫、小鸭的脚的形状以及初步了解脚的作用。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活动难点: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小石头项链、动物及动物脚教具

2、知识经验:小故事《想长脚的石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视听感受并讨论小石头由开心变伤心的原因。)

1、小朋友们,谁能够告诉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只脚呢?

那你们都用你们的小脚做些什么呢?(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表述欲望)

2、我们每位小朋友能用你们的小脚去好多地方,真开心,今天老师也有一位好朋友,有一块小石头,圆乎乎、光溜溜,就像小鸟生的蛋,它每天都趟在草地上晒着太阳,闻着花香,你们看,它也很开心。(ppt1)

3、观察ppt2,看看小石头发生了什么变化?猜想小石头为什么不开心?

师:小朋友们是这么想的啊。小石头告诉老师,有一天他看见别人都能走来走去,可以到处去看看,小石头的心里可羡慕啦!

提问:你们能想想办法帮助小石头吗?幼儿自由讨论述说。

教师:谢谢你们帮助小石头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不过小石头也想了一个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石头自己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2)过程

视听感受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说说小动物的脚作用。

1、播放ppt3、4

提问:它问哪些小动物借脚了?那么小动物把脚借给小石头了吗?

虽然小鸡和小猫没有把脚借给小石头,但是小石头没有放弃。

2、播放ppt5

提问:①现在小石头已经向小鸡、小猫、蜈蚣大哥借过脚了,但是他们的脚自己都有用,哪位小朋友能说一下他们的脚都有什么用呢?那我现在一位小朋友来帮助老师将小动物和他们的脚粘在一起。

②小朋友们,小鸡小猫蜈蚣大哥都没有把脚借给小石头,如果你们是小石头,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了解故事后半部分内容,说说小石头变开心的原因。

1、观看pp6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小女孩带着小石头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小石头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3)总结

小石头虽然没有长脚,但是在小女孩的'帮助下,就像自己长了脚一样,跟着小女孩去了好多美丽的地方,玩得很开心。

延伸部分

教师: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现在请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每人拿一个小石头,大家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小石头去到处看看。

活动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石头语言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石头语言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及探究兴趣。

2、通过各种手段感知石头的不同特征。

3、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孩子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

2、颜料、小桶、抹布小毛笔各若干。

3、环境布置,布置石头展览会。

4、知识准备:幼儿观看录象,石头的形成与用途

活动过程:

一、以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观看石头引入

要求:

1、仔细的、轻轻的`看看、摸摸每一种石头。

2、轻声的交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二、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观察各种石头,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

1、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敲、听、拿等不同方法感知对比石头在颜色、形状、光滑与粗糙、透明程度,坚硬程度等方面的不同。

提问:

1、你看到的石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上面有什么花纹?

2、除了颜色、形状以外,这些石头还有什么不同?

3、石头互相碰撞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2、结合游戏“看看石头后面的小手”,助幼儿理解掌握词语“透明”。

3、说说哪些石头有什么不同,使用石头时应注意什么?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扔石头玩。

小结:引导幼儿围绕石头的各种特征,胆的阐述自己的观察体验。

三、分组操作,巩固对石头不同特点的认识。

要求:

1、先互相协商几种方法,再进行操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不推不挤。

3、提幼儿作画时要注意卫生,线条要清楚。

一组在鹅卵石上添画,二组按石头的颜色、形状、光滑程度等进行分类,三组根据音乐性质用石头敲击节奏,四组根据石头的形状、小组合成另一个物体。

四、活动自由结束。

石头语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对不同职业的专长引起兴趣。

(2)大胆推理和想象。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大石头》图画书,教学课件(ppt)、汉字“大石头”、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发悬念

①出示第2~3面

一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忽然,有一块又大叉圆的东西轰隆隆地朝田鼠村庄滚了过来。哐当!这会是什么呢?

一原来是块大石头(出示汉字)。这块大石头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田鼠村庄再也不能平静。

②出示第4~5面

一第二天一大早,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原来大石头躺进了准备造游泳池的大洞里。这可怎么办?

(2)情景体验:我来搬石头

一你觉得该请谁来搬这块石头?为什么?

一这就是那块大石头,怎么才能把它搬走?你们有好办法吗?请来试一试。

一出示装扮成大石头的饮水桶,幼儿个别或合作进行尝试。

小结:团结合作一起干,事情就能干得好。

(3)推理故事情节

①出示第6、8、10、12、14面

一大力士、科学家、矿工、魔术师、发明家他们都很神气地来了,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

一他们想了什么办法准备搬走大石头?他们做了什么动作?你来学一学。

一除了他们,田鼠村里还会有哪些有特殊本领的人?(交流分享各种职业人的特点)

②出示第7、9、1 1、1 3、1 5面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结合故事情节逐一出示。(可以不按绘本图片顺序)

一他们是怎么搬大石头的?一起来帮忙,学学“嘿哟、嘿哟”喊号子。

一他们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观察讨论图片上田鼠们前后不同的表情)

③出示第16~17面

一这么多有特殊本领的田鼠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么办?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没有?看看田鼠村庄里究竟还有谁能想到好办法?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④出示第18~19面

一田鼠宝宝想到了什么好办法?他对大家说了些什么呢?

一你认为这一回田鼠宝宝的办法会不会获得成功?为什么?

⑧出示第20~25面

一大石头搬走了没有?田鼠们在干什么?

一当大家发现一起搬起来的不是大石头,而是大面包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大石头》的故事讲完了,田鼠们一起搬走了“大石头”,享受着大面包的美味。

活动延伸:

一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哪些事情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呢?(可以指导幼儿做些记录)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石头语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来理解故事的内容。

2、能大胆参与猜想并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兔姐弟的孝顺、聪明、友好。

3、萌生玩石头的兴趣,初步感知石头的另一种用途——画画。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故事挂图、围巾图片、各种石头作品的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导入话题。

1、小朋友这条围巾漂亮吗?(出示围巾)。

2、兔姐姐和兔弟弟很想把这一条漂亮围巾送给自己的妈妈,可是它们没有钱,怎么办?

3、用什么方法可以赚钱?

二、借助图片,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石头的多种用途。

1、教师出示图一:兔姐姐和兔弟弟他们来到了哪里?松鼠的店里有漂亮的围巾,他们会给谁买呢?

2、想给妈妈买一条围巾,可是他们没有钱,他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出示图二:他们想了个什么办法?那他们的画卖出去了吗?

4、咦,谁来了?松鼠大婶在跟兔姐弟们说什么呢?

5、教师出示图三: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什么?他们会捡吗?捡来干吗呢?

6、他们买到围巾了吗?那松鼠大婶为什么还要送给他们姐弟每人一条围巾呢?

7、教师出示图四:兔妈妈戴上了围巾和小兔们在说什么呢?你们猜小兔们会送给松鼠大婶一件什么礼物呢?

8、那么多小动物都在干吗?小兔们送给松鼠大婶的礼物是什么?这是一条怎么样的石头路呢?你们喜欢吗?

9、你们想给故事取个怎么的.故事名字呢?

三、完整讲述故事,感受小兔们的孝顺、聪明、友好。

1、播放故事录音一遍。

2、为什么在石头上画画就能买出去呢?还能在石头上干什么?

3、你们喜欢小兔吗?为什么?

四、借助各种石头作品的ppt,进一步引发幼儿参与玩石头的欲望。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石头的作品给你们看。

2、师幼一起欣赏作品发表感受。

3、引发幼儿:下次我们也来做一些好看的石头作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