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7篇

时间:2025-11-06 作者:Youaremine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教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思维,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7篇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的例1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用具:

70根小棒、小磁铁、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算(生听老师念口算题,在练习本上写算式。)

口答

(1)40里面有几个十?70里面有几个十?

(2)5个十是多少?9个十是多少?

(3)3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个十、3个一是多少?

二、教学新课

1、谈话导入。春天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出示幻灯片),小朋友们,这些花美吗?

今天咱们光明小学的小朋友到公园去玩耍,看见工人师傅在搬花,于是他们就帮爷爷数花。每人十盆十盆地数,一共数了多少盆?(生数数,先观察每一列有多少盆花?10盆。然后在十盆十盆地数:一个十、两个十、三个十、、、一共有6个十,是60盆。)

师:对,一共有60盆鲜花。刚才我们是通过数数的方法知道一共有60盆花,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方法吗?(左边有30盆,右边有30盆,合起来一共有60盆,30+30=60)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思考,想到了不同的方法,再来看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也许,现在小朋友不知道,再学习今天的新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首先今天我们要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小朋友们,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你知道吗?(生数数,10、20、30、、、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教学例1

(1、)整十数加整十数师:请同学们按要求摆小棒。左边摆一捆小棒,每捆十根,表示红花的盆数。右边摆两捆小棒,表示黄花的盆数。

(生操作,师巡视。师在黑板用小磁铁演示。)

师: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按老实要求摆好了小棒,下面老师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在活动之前,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仔细:一捆小棒表示多少?那又摆了两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捆小棒表示10根,又摆了两捆表示黄花的数量有20盆。

师: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那如果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师用实线圈把左右3个小磁铁圈起来。)

生:10+2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接着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思考过程

①10是几个十?20是几个十?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十?

③3个十怎样写?怎样读?(3个十,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这个数写作30,读作三十,在这里给学生强调下无论是读数或者是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板书:10+20=30

(让学生理解思考过程,可让学生反复说过程)

小结:口算10+20得多少,分三步想:先想1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后想1个十加2个十得几个十?再想3个十是多少,应该怎么样写?

师:小朋友们,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马上来检验一题

20+3010+4030+50

(生思考,和同桌小声讨论,后汇报,说思考过程,你是怎样想的?)

(2、)整十数减整十数。生再用小棒摆。师在黑板上用小磁铁演示。

师:现在有紫花30盆,我们应该用多少捆小棒来表示紫花的数量呢?(30)

那现在工人师傅搬走了10盆。搬走的10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去掉1捆小棒,生拿走1捆小棒,师用虚线圈把其中1个小磁铁圈起来。)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盆花?怎样列式计算?(先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再汇报。)

生:还剩下20盆紫花,30-10

师:30-10=20,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快速算出答案的?

(师引导生用数的组成来思考: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10=20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知识,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齐读:10+20=3030-10=20小结:在口算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加上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减几个十。小朋友们,你们会了吗?(会)既然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你们了。

3、指导生完成做一做题目。

第一题:30+40请学生上黑板用小磁铁演示,按后根据图说一说

①30表示什么?40表示什么?30+40又表示什么?

②30加40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数的组成。)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4、及时练习:算一算、想一想(生快速口算,选取个别题目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

50+30

30+10

40+50

20+30

30+50

50-30

30-10

60-40

三、巩固练习。

1、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贴上小猴(得数为30)、小兔(得数为70)、长颈鹿(得数为20),小鸟(得数为50)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口算出得数,然后对号入座。

师:请大家先给小猴送信。(生将得数是30的卡片贴在小猴的信箱中。再集体订正。)

20+50

30-10

90-20

10+10

80-60

10+40

60-30

60+10

90-40

30+20

40-10

70-20

80-50

50-30

40+30

2、首尾相接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个同学先一道题,要求题目必须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法不限。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再编一道题,以此往下继续进行练习,。如:第一个学生说20+40=60;第二个学生说60-10=50、、、以此类推。(这个游戏主要是考考学生反应,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还可以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要想完成游戏,必须学会听游戏规则。)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0-10=20

30-10=20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作业设计第62页的1、2题做一做。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解题方法,会这个解题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能从具体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口算

60+30=

10+50=

80-40=

30+20=

70-50=

90-60=

50-30=

50+20

2、 提问

教师:60+30,70-50怎样算?选其中的.一个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2、教学例3

教师:老师有40个黄色乒乓球(出示4盒黄色乒乓球),还有30个红色乒乓球 (出示3盒红色乒乓球)。

注意教师在出示40个黄色乒乓球和30个红色乒乓球时每盒要一一对应。

教师:看看黑板上的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如果提:一共有多少个?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如果提: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教师就应该抓住问题引导学生这样去分析。 教师:不管是求黄色乒乓球比红色乒乓球多多少个还是求红色乒乓球比黄色乒乓球少多少个都是求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所以这两个问题虽然提法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下面我们研究怎样比较两种颜色的乒乓球相差多少个?

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36页的乒乓球比较图,现在两种颜色的乒乓球谁多谁少呢?让学生说出黄乒乓球多,红乒乓球少。

引导学生说出减法表示。

请同学们写出一个算式来表示

要求学生写出40-30。

教师:会计算出结果吗?请同学们计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回答40-30的计算方法是想4-3=1,所以40-30=10。

教师:请你你刚才学的方法,填写好数学书36页上的题。 学生看书,并填写好,集体订正。

教师:翻到书37页,看看课堂活动第3题。

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

列式并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学生解答,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38页练习七第4--10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3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小兔请客》是义务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减法(二)中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教材分析

?小兔请客》一课是有关100以内整十数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这个内容是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退位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借助“小兔请客”这一学生所熟悉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而且敢想、敢说、敢问,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们在学前和家庭中已接触过100的加减法计算的知识,因而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很吃力。经过开学以来的常规训练,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评价任务

1、完成课本第50页的“练一练1、2”并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完成练一练第3题和第4题。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面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

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上能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收获快乐。所以,我们的学习口号:(生)快乐学习、学习快乐,耶!

2、口算卡片

3+4=9-5=2+6=3-2=5-4=6-3=2+7=5-3=4+5=1+8

3、我会填

80里面有()个十。

50里面有()个十。

6个十是()。

3个十是()。

4、口答

你知道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

5、揭示课题并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

师:春天来了,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要去看花展。你想去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出示挂图: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

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红、黄颜色的花。

师:请你数数看,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几盆?

学生数数并汇报:红花10盆,黄花20盆。

师:你能根据花的.盆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贴: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

(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就是把红花和黄花的盆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0+20)。

(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得数是多少?板书:20+10=30

你是怎样想出得数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想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小结:整十数加整十数,想:几个十加几个十等于几个十,就是几十。

(二)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挂图出示:紫花有30盆。

师: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试着提问,教师板贴: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样列算式?(板书:30-20=)

师:得数是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30-10=2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算理,指名汇报。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小结:整十数减整十数,想:几个十减几个十等于几个十,就是几十。

(三)归纳总结

全班齐读:10+20=30,30-10=20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 ~ 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新学期开始了,小动物们要上学了。(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背着书包,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

(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

(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

(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

(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

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评析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评析

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地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教师的及时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 修围墙,摘果子。

小松鼠和小狗一起来到了它们的'同学长颈鹿家,发现长颈鹿正在那儿发愁,原来它家的围墙坏了。(课件呈现围墙的画面及墙上的算式,即“想想做做”的第2题。)

学生计算后,引导他们把上下两个算式比一比。

你会用上面的题计算下面的题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长颈鹿为了感谢大家,想请同学们吃智慧果。(课件呈现智慧树及写着算式的智慧果)认真算算,看你能吃到几个?

2. 帮鸭妈妈找孩子。

(结合画面)几个小动物路过鸭**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鸭妈妈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孩子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很快就帮鸭妈妈找到它们的孩子的。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6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p24—25页)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创设了“青蛙吃害虫”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这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有助于对加减法的理解。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内容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3、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积极的主动的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前准备

(1)填一填

75里面有()个十和()个??

5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十,合起来是()个十

?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2)小竞赛

32+570-6078-639-4

26+388-530+20xx+6

2、猜谜语,揭示课题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青蛙)

青蛙现在在什么地方?它们在田里做什么呢?(吃害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青蛙吃害虫”(出示课题)

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农民就不用把农药喷撒在庄稼上,这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我们就能吃上绿色食品。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不能捉它,要保护它)

?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加入小孩子喜欢的元素,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过度:

有一只小青蛙知道同学保护它们的决心后,给我们班发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去参加青蛙王国举行的捉虫比赛。你们去不去呀?

?邀请信的形式,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和动物小青蛙之间的友好关系,并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的童话世界,有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比赛的现场可真热闹呀!看,有两只青蛙正抢着吃害虫呢!它们都说什么话呢?

生1: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生2: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

2、青蛙很细心,随时收集身边的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题:一共有150棵果树,其中有80棵苹果树,其它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150-80=70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150-80=7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

(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