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5篇

时间:2025-11-07 作者:Cold-blooded

书写教案是教师有效传授知识的策略和方法集合,结合实际教学进度来撰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清晰地规划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3、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活动准备

ppt、音乐、白纸足量、统计表、水彩笔、胶泥板、糖果图片、托盘、双色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激情部分

师:小朋友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们又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呢,听着音乐一起去看看吧。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想和你们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大——,大——,大——,小——,哎,你们猜老师接下来会说大还是会说小?你怎么知道我会变什么?秘密就藏在糖果店的购买记录里。秘密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二、激趣部分

(一)初步感知概率:猜测小顾客会买什么商品

1、师:第一个顾客叫小美,请小朋友仔细看,小美第一次买了什么?第二次买了什么?第三次买了什么?第四次买了什么?已经买了几次?其中,一共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呢?

过渡语:你们猜,她第五次会买什么东西?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小美第五次买了棒棒糖,从她前四次买糖记录就可以看出,买棒棒糖的次数最多,次数多,下一次还买棒棒糖的可能性就大,所以下一次她最有可能还买棒棒糖。

2、师:洋洋来糖果店第一次买的是什么?第二次买的是什么?第三次买的是什么?第四次买的是?洋洋已经买了几次东西?其中,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几次跳跳糖?仔细观察这个记录表,猜猜第五次洋洋会买什么呢?为什么呀?还有其他理由吗?

过渡语:是这样的吗?听洋洋说话。真厉害,小朋友都猜对了。洋洋买跳跳糖的次数最多,所以他下一次还会买跳跳糖。

小结:小朋友们,哪一种糖果买的次数多,就说明他喜欢这种糖果,下一次客人也最有可能买这种糖果。买的次数越多,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买的次数越少,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运用概率猜测幼儿会选择的物品

师:小朋友们,糖果店最近进了很多受欢迎的糖果,你们想不想去选购?糖果店欢迎你们听着音乐搬板凳轻轻地上座位,选购糖果有要求,今天限购三次,听我的口令一次选一种糖果,将你要选的糖果图片依次摆在你的胶泥板上,安静等待,音乐结束就要面向我坐好,听懂了吗?播放上座位音乐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播放操作音乐

第一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二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三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请小朋友放好糖果,调整板凳面向我坐好。

师:谁来说一说你三次都买了哪些糖果?

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这三次中你一共买了几次xx糖果,几次xx糖果,在这三次中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那下一次他会选什么糖果呢?我们猜下次你会选择xx糖果,对吗?

(幼儿:对)

师:看来只要了解购买糖果次数的多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得猜测下一次小朋友有可能会买什么东西。

(幼儿:不对)

激励语:你的思维很清晰,表述得很完整,小朋友们把掌声送给她,请坐。

师: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购买糖果的次数多少,但是购买次数多的糖果有时下一次也不会被选择,我们觉得很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想不到的意外,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你买了哪些东西?

引导语: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其中,买了xx-次,xx-次,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概率大?谁来猜测下一次他会买什么糖果?

过渡语:xxx,他猜对了吗?

(对)掌声送给他们俩。

师:小朋友们,你们相互介绍自己选购的商品,互相猜一猜下一次会买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选了这么多,可是我要知道所有小朋友购买各种糖果的次数就要一次次数,真的好麻烦,怎么办呢?

幼:记录下来

师:你的办法真好!老师有个好玩的魔法游戏就需要小朋友记录,看看我是怎么操作的?

师:这是一个有魔力的棉花糖,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黄色,抛棉花糖落地时哪一种颜色的棉花糖会朝上呢,我该怎么记录面朝上的棉花糖呢?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个魔力棉花糖,请小朋友抛五次,抛一次记录一次,只记录落地后颜色朝上的棉花糖,在次数对应颜色的格子里打勾,最后计算数量。(教师在大的统计表里示范一次)请你们现在开始安静的游戏。播放操作音乐

师:小朋友们,现在放下记录表和棉花糖,面向我坐好。

师:谁想分享你的游戏结果?

幼儿分享。

师:你第一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二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三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四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五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其中,红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黄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哪一种棉花糖出现的次数多?就从这五次结果看,下一次最有可能抛出哪种颜色的棉花糖?谢谢你的分享,掌声送给她。

师:请小朋友们相互说一说你的游戏结果。

师小结:小朋友们,学习了推测下一次可能性的这个技能,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这个技能,现在让我们也去告诉别的小朋友们吧!播放离场音乐。

活动反思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这节课一定不能啰嗦,多让孩子探索发现、表达,统计表的使用规则一定要说清楚,必要时可以做示范,两次操作材料都非常多,因此要提醒孩子自己收拾操作材料。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幼儿在猜猜、抓抓、尝尝的游戏中,体验感知糖果的不同(数量、形状、软硬、味道等。)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简单事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红、黄、小罐各一对,分别标上记号。

2. 各种糖果若干。(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糖等。)

3. 两个透明塑料桶,多条糖果排列纸条。

4. 每位幼儿粘纸照片、糖果帖纸。

5. 敲碎的按叶糖,小袋装的跳跳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回忆体验:

1. 出示区域游戏中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游戏活动“送糖果”情景的回忆。

提问:这张图片认识吗?我们是用它来做什么游戏的?

这上面有谁?(让幼儿将名字一一念出。)

遮掉一半的画面,提问:***喜欢吃什么糖,还记得吗(教师必须清楚的了解谁的喜爱,如好朋友之间的。)

二. 操作,游戏

(一)“猜糖果”

1. 红罐中的糖果“一和许多”(罐内放置各种形状的糖果)

抓住两点:一是听辩是否正确,可数一数验证;二猜猜看

糖纸里藏着什么形状的糖果?(重点介绍椭圆形)

教师小结:糖果是有各种形状的。

2. 猜黄罐中“多与少”(多些棉花糖与5个硬糖果),靠近孩子摇,多摇几遍,嘴里关照“仔细听。”

问题提示:明明这个罐子里轰隆隆的,怎么这个少,那个多呢?

(注意故抓住两点:一是验证。二是引导幼儿思考糖果的软硬差异。(原来啊,软的糖果发出的声音轻,硬硬的糖果发出的声音响。)

(二)抓糖果

1. 教师出示透明大桶,交代游戏规则:一个手抓一次。

2. 准备两个大桶(装红色的糖),节省时间,幼儿抓数自己的糖果。

(抓住两点:一是否每个幼儿都在数,二是数的对吗?会说总数吗?)

3. 教师图象化统计:用事先准备好的糖果纸条与幼儿粘纸对应统计,统计最多的与最少的。

4.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抓糖的过程。

问题提示:

(1)猜猜顾老师抓糖能抓几颗?为什么我抓的可能多?

(2)教师用大手演示抓糖过程,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大的手抓的糖果少?)

(3)幼儿讨论,教师尝试。

5.幼儿第二次抓糖。

让幼儿试一试,如不行。教师可提示语言,抓住后,数数多了吗?

教师观察幼儿比较,排列的方法等。(教师小结:抓的方法不一样,抓到的糖果也会不一样多。下次我们到区角活动继续去玩一玩,比一比。)

(三.)吃糖果

1. 尝“桉叶糖”

● 教师请客幼儿品尝小小的桉叶糖

● 询问幼儿吃在嘴里什么感觉?平时我们都吃甜舔的糖,辣辣的糖什么时候吃?

● 读“按叶糖”的介绍,知道这是一种治疗的糖。

2. 尝“跳跳糖”

幼儿闭眼张嘴尝,高兴结束。(原来有那么有趣的一种糖,

吃在嘴里还会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3.引导幼儿吃糖时别忘了保护牙齿。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5角、1元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2、会用钱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3、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给幼儿准备足够数量5角、1元的硬币。

2、小熊、小猴的头饰,糖果若干。

3、布置一个迷你小超市。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1、课件(银河超市若干物品)

2、小朋友,你们看看银河超市有哪些商品?你想买些什么食品回家?

3、你想把食品买回家,需要什么呀?(钱)

二、认识硬币:

1、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钱:展示5角、1元硬币。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说这些钱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了解这些钱币的特征:金黄色的那个就是5角钱的硬币,硬币中最大的就是1元钱的硬币)

教师小结: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硬币

2、小朋友们认识这些硬币,森林里的动物们也认识这些硬币,还会用它们来买东西呢!不信,你们看------

3、教师讲述故事《小熊买糖果》。

4、表演故事。

(1)小熊买牛奶糖(5角钱)

(2)小熊买棒棒糖(1元钱)

(3)小熊买巧克力糖(1元5角钱)

三、游戏:小猴买糖果

1、每人一个小猴头饰和1元5角钱。教师交代要求:购买的糖果不能超过1元5角钱。

2、幼儿自由组合进超市买糖果。

3、让幼儿说说自己不一样的买法。

4、教师小结。

附故事《小熊买糖果》

一天,小熊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小熊到超市里去买糖果,招待客人。

走进超市,来到卖糖果的柜台,看见了自己想买的牛奶糖,就问营业员阿姨:“阿姨,牛奶糖怎么卖呀?”阿姨笑眯眯地说:“牛奶糖五角钱一颗。”小熊又问:“棒棒糖多少钱一根呀?”“棒棒糖一元钱一根。”小熊买了牛奶糖和棒棒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第二天,小狗来小熊家玩。小熊拿出牛奶糖和棒棒糖给它吃,小狗不喜欢吃,摇摇头说:“我喜欢吃巧克力糖。”小熊马上来到超市的糖果柜,问阿姨:“阿姨,巧克力糖怎么卖呀?”阿姨说:“巧克力糖一元五角一颗。”小熊买了巧克力糖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熊和小狗开开心心地吃着糖果,一起玩了!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篇4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糖果娃娃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磁铁游戏活动,感知磁铁能吸引铁的现象,提高幼儿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磁铁、糖纸、铁钉、铁垫片、牙签、橡皮泥、镜子、塑料板、纸板、书。

五、活动过程

幼儿讨论制作方案。

用彩色糖纸做娃娃衣服,用糖纸的一端拧出一个娃娃头,下边做娃娃的裙子。

探究的问题:怎样让糖果娃娃跳起舞来。

用同种材料给糖果娃娃搭建“舞台”。

试一试:让糖果娃娃在“舞台”上跳起舞来。

(1)把铁钉倒放在镜子上,将糖果娃娃套在钉子上,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舞了。

(2)将糖果娃娃用两根牙签固定在橡皮泥上,再将铁垫片放在橡皮泥的底部,然后用磁铁在镜子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跳起舞来。

(3)糖果娃娃里包上橡皮泥,铁钉套上铁垫片,再将铁钉插在橡皮泥上,用磁铁在下面来回移动,糖果娃娃就能跳起舞来。

试一试,厚薄不同的各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在“舞台”上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用镜子、塑料板、纸板几种材料叠加起来,糖果娃娃可以动。

(2)用镜子、厚书叠加起来,糖果娃娃有时能动,有时不能动。

(3)“舞台”太厚,糖果娃娃不能动。

(4)“舞台”越薄,糖果娃娃动得越快,随着“舞台”的加厚,糖果娃娃的移动速度逐渐减慢,直至不动。

幼儿园大班糖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绘本故事情节大胆进行推理、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在情境游戏中,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重难点:

在观察、比较记录表的基础上,大胆推理与预测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概率。

初步建立统计的概念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猜测表和统计表,记号笔、黑板一块、“进货部”的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探索发现

1.出示图片,探索讨论

师:今天,一位糖果店的阿姨请我们帮忙,你们愿意吗?这里有四张图片,一组一张请你们看一看,讨论一下,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出示ppt)

师小结:在图片上你们发现了不同的秘密。

2.猜测推理,选出糖果

师:现在,阿姨请你们帮忙猜一猜图片上的四位小客人喜欢吃哪种糖?今天会来买什么糖?请你选出来贴在图片上。

3.师:接下来一起到店里去看一看,听一听我带来的故事就知道他们今天会买什么糖了。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

(出示ppt)师:故事的名字叫……(幼儿来说)故事开始了。

(一)咪咪买糖

1.这一位是糖果店的阿姨,第一位客人她名字叫咪咪,咪咪经常来买糖,所以,阿姨一眼就认出了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她的买糖记录:“咪咪,快进来,我猜你今天肯定买棒棒糖。”

2.你们和阿姨都猜她今天买棒棒糖,为什么?

3.真是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到底咪咪买了什么糖?果然跟你们猜的一样,看来她真的很喜欢棒棒糖。

(二)冬冬买糖

1.又来了一位客人叫冬冬,阿姨一看是东东,就拿出了他的买糖记录说:“东东呀,我猜你今天会买巧克力吧!”(出示ppt)。

2.诶?阿姨又跟你们猜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们觉得巧克力和棒棒糖他喜欢吃什么?)为什么?!(买巧克力的次数多,说明他喜欢吃。)

3.今天东东会买巧克力吗?(出示ppt)恭喜你们又猜中了,。

(三)洋洋买糖

1.这次进来了一个穿红衣服男孩,叫洋洋。从洋洋的买糖记录上你们猜他会买......

2.从记录表上看,他买过很多糖,谁能告诉我这里有几种糖?他更喜欢什么糖?根据次数来,他是喜欢吃跳跳糖的。

3.看,他买的是跳跳糖吗?(出示ppt)又猜对了,真厉害!(如果错了:诶?跟你们猜得不一样,请一位小朋友来改正一下吧!)现在对了,真不错!

教师小结:原来根据客人的买糖记录,算一算,统计一下,次数多的,就说明他喜欢吃这种糖,这是统计的一种方法。

(四)菲菲买糖

这一回呀,来了一个叫菲菲的小姑娘。从记录表上看,你们觉得她今天会买什么糖呢?为什么?(次数多)

1.其实,她的记录表上藏了一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原来她两种糖果都喜欢吃,所以有规律地买着吃)

2.一起去看看吧,她会买果冻吗?(出示ppt)果真一样,你们真聪明。

教师小结:所以啊,按照次数来统计也不是的方法,因为同时喜欢两样东西时,有可能会有规律的买,这是统计的第二种方法。

三、欢迎的糖果

1.阿姨店里生意可好了,卖出了好多糖果,看这是阿姨店里一周的糖果销售记录和销售统计,什么糖果是欢迎的呢?

2.一起来帮忙统计一下吧!先来看看跳跳糖卖出了几份呢?接下来请你们把这些糖果卖出的数量统计一下,在欢迎的'糖果后面画“√”。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我来看看,比一比谁做得又快又仔细哦!)

4.师幼共同验证。

师:一起来看看,你们和阿姨统计的一样吗?(一一验证)现在我们知道,阿姨店里欢迎的糖果是棒棒糖和巧克力,共卖掉了几份?现在阿姨要去进货咯!

四、一起去进货

师:这位阿姨可能干了,她还开了四家连锁店店,也需要帮忙,你们愿意吗?

1.阿姨请我们帮忙统计一下分店里欢迎的糖果,然后帮她去进货。

2.交代任务:

师:请你们听清楚要做哪几件事哦,第一:四人一组一起统计每种糖果卖出的数量,第二:请一个代表负责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第 三:统计出你们店里欢迎的糖果,拿好阿姨给大家准备的钱币到“进货部”去进货。

1.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2.客人老师来验货

师:货进好的一组拿着自己的统计表和进来的糖果请后面的客人老师帮你们验货,看看你们的货进对了吗?

3.送货上门

师:好了,现在我们去给阿姨的连锁店送货去咯!(活动自然结束)